主页 > 传媒 > 正文

玉米串起“黄金”产业链 铺就犁市乡村振兴路

2022-11-15 12:59:34
分享到:

 金黄稻谷千层浪,累累瓜果十里香,位于韶关市浈江区犁市镇大旗岭村780亩的优质玉米地也尽染“金黄”,村民们正迎来丰收的农忙时节。

玉米串起“黄金”产业链 铺就犁市乡村振兴路

  “你尝尝,可甜了!”大旗岭村党支部书记江田太随手摘下一颗玉米,“我们的玉米是精选优质种子而种的,条条个大饱满,香甜可口,非常好吃!”看着刚刚收获的金灿灿的玉米,他脸上始终挂着自豪的笑容。而村里的这一大片“黄金”产业正是韶关市林达农业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林达公司)为加快推进韶关市农业产业转型升级与乡村振兴战略而与当地合作建设的产业基地。

玉米串起“黄金”产业链 铺就犁市乡村振兴路

  林达公司在驻犁市镇帮镇扶村工作队和大旗岭村党支部的支持和帮助下,于2022年5月注册成立,是一家专注于现代农业科技研发、推广、智能农业管理、农业种植的专业涉农企业。

  心系农业 振兴乡村

  “我虽然是个农民,但我是有先进种植技术的农民,国家培养了我,我也要把这些技术和我的团队带回村里。林达公司创办人王木娣从事专业种植玉米和蔬菜瓜果多年,在玉米和蔬菜瓜果种植方面有一套成熟的技术和稳定的销路,并取得了显著的效益,带动了当地的经济发展和解决了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就业问题。

玉米串起“黄金”产业链 铺就犁市乡村振兴路

  推进农技 效益已显

  林达公司以玉米、蔬菜种植为主导产业,主要种植玉米和适时新鲜蔬菜,科研团队按玉米需肥、需水规律多次、少量施用,精准调控玉米生长,不仅实现了玉米亩产大幅提高,还使玉米单位产量的水肥投入不增反降。为保障基地生产的蔬菜绿色、安全,让市民能够吃上质优、价廉、绿色的蔬菜,林达公司在蔬菜生产过程中严格禁止高剧毒农药在生产过程中应用,合理地施用农家肥、生物有机肥,科学地利用生物防治技术来防治蔬菜的病虫害,并利用质量安全检测仪器定期或不定期地对基地内的蔬菜进行抽检,确保基地内的蔬菜绿色、安全。

  为全面提高基地人员及周边农民的综合素质和业务技能,林达公司组织开展了蔬菜病虫害防治、绿色蔬菜生产技术等各类实用技术培训班,并邀请农业技术专家对基地人员和周边农户进行技术传授。通过采取课堂讲座与田间实际操作、现场观摩相结合的方式,把学员学习热情充分调动起来,让学员积极地参与进来,使培训取得切实成效,为林达公司蔬菜生产向更好更健康的方向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在驻镇工作队帮助下,林达公司蔬菜基地与东莞市经销商签订了蔬菜供销合同,实现了农超对接,提高了蔬菜附加值,满足了莞韶两地居民高品质的生活需求。

玉米串起“黄金”产业链 铺就犁市乡村振兴路

  带动经济 解决就业

  目前,该基地在大旗岭村的玉米、蔬菜种植面积达780余亩,预计年产新鲜玉米1700吨、各类蔬菜1400吨,销售额1200万元,常年解决当地村民从事种植业人数约70人,每年为村民带来土地流转收入39万元。

  驻犁市镇帮镇扶村工作队队长黄银海表示,工作队将继续积极配合驻地乡村振兴部门,用好用活帮扶政策,支持助农企业做强做大。当前,工作队正在重点谋划建设田头小站、分拣车间等配套设施,主要用农产品初期分捡和冷藏,提升该项目的生产能力和抗风险能力,按照“公司+基地+农户”的生产模式,实现销售端与生产端全时对接,用现代农业产业园模式发展“一村一品”,创建农业产业强镇强村。

玉米串起“黄金”产业链 铺就犁市乡村振兴路

  该项目的落地将进一步完善大旗岭村的农业基础设施建设,优化投资环境,吸引更多企业投资农业,提升企业抗风险能力,推动当地农业转型升级,加快撂荒地的集中流转,进一步增加本地农民就业工作岗位,让农民在家门口就业,增加农民工资性收入和村集体收入。该项目的复制性较强,具有一定参考示范作用。

  (刘献兵、东莞市驻韶关市浈江区犁市镇帮扶工作队)


(中国广西网责任编辑: 何潜彬)

265
分享到:

便民服务

定制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