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宁10(20)千伏金阳P1217线配电线大修工程,申报流程完成,可开展申报。”11月8日,国网海宁市供电公司物资计划员王斌贵通过配网物资“三全”可视化管理系统将需求部门报送的计划申请单自动汇总,一键完成申报。该申报流程较传统的表格式申报流程,效率提升1倍,标志着该公司配网物资数智化转型迈上了新台阶。
近年来,国网海宁市供电公司积极配合当地政府打造新型电力系统示范县。高质量的电网物资保供是基建工程按期投产的前提。该公司以项目为单位管理配网物资,成功打造配网物资“三全”(即存放全场景可盘、物资流转全场景可控、物资信息全链条可见)可视化管理系统,并形成管理体系,推动传统物资供应链管理业务向数智化转型,进一步助推公司新型电力系统建设。
智“绘”物资“一张图” 实现物资存放全场景可盘
11月8日,10千伏西环线一处项目抢修现场,急需15米锥形水泥杆,物资供应分中心仓管员张师傅通过“三全”可视化管理系统中物资“一张图”快速查询,将低压一部项目仓中的备用杆快速调配至抢修现场,较原先通过电话方式询问各仓库存再进行调配,平均时间由原来的10分钟缩短至1分钟,效率提升近10倍,大大缩短了整体抢修时间,提高了用户满意度。
物资“一张图”是在“三全”可视化管理系统中,对配网工程物资以项目为单位从前期申报到投运进行全过程“线上”管理,并通过数字化手段绘制的可快速浏览海宁全域仓库资源分布,实现物资类型、城市区域、发布时间等多维度查询的物资信息一览图,可助力物资需求方与物资供应方之间直接、快速、精准对接。
“原先由项目管理部门领取物资后,物资部门对该项物资管理就此结束,对后续物资流向、状态等缺乏有效的技术手段和管理办法,造成在途物资的溯源、流向跟踪困难。”国网海宁市供电公司物资供应分中心负责人张平说道,“通过‘三全’可视化系统构建物资资源‘一张图’后,就可快捷获取所有工程物资所处状态、使用情况,各项物资管理信息一目了然。”
工单数字化管理 物资流转全过程可控
所有物资从计划申报、入库出仓、已领待耗、领用出仓、退结余料回收等各环节实行线上工单化管理,通过数字化方式实时记录实物转移和信息状态变化,实现配网物资全过程可视化、精准化管理。
数字化、工单化管理后,效率提升显而易见。“依托‘三全’可视化管理系统,我们实现了计划汇总、专业部门审批、物资部门审批全‘线上’完成,并由系统自动做好汇总,数字化的应用,将申报时间由原来的平均3天,压缩至1天,大大提高了物资管理效率。”国网海宁市供电公司物资计划员王斌贵说道。
以计划单申报为例,该系统可有效避免以往基层一线通过表格进行物资计划申报导致工作量大、易出错等问题。现在,工作人员只需一键汇总、一键导出,即可在云平台中完成物资计划申报工作,大大提高了计划填报准确率与工作效率,物资申报及领用业务流程规范性进一步加强。
创新应用实物ID管理 物资信息全链条可视
针对此前仓储物资在出库后,物资部门即无法准确掌握物资实际流向,对专业部门物资出库后所处环节不清晰、不掌握等情况,该公司物资部门在“三全”可视化管理体系建设中,创新应用实物ID管理方式,即通过查询实物ID信息,即可获取其出入库、出入仓、现场投运等数字化全环节状态信息,并可呈现其现场照片,实现物资流转闭环展示。
“扫一扫,就能知道这台设备的‘来龙去脉’。”10千伏花园村严家6#台区改造工程施工现场,施工人员通过扫描配电箱实物“ID”,细致查询该设备在供应商厂内的生产监造及试验信息,以及到货验收、入库后的抽检质量等信息,保障设备入网“无病”,运行“无恙”。
“这个实物‘ID’就相当于物资设备的身份证,我们通过收集扫码,就能浏览它的‘一生’。”国网海宁市供电公司经都仓库仓管员朱晓凯说道。目前,该公司物资扫码建账率均达100%,实现了全域全量实物资源的全寿命周期跟踪管理,确保了物资流转全过程可控、物资信息全链条可视。
此外,“三全”可视化系统中,还深化应用了工程拆旧物资评估预警。通过此应用,可对实收拆旧物资与可研应退拆旧物资进行精细比较,当项目已完工超30天且偏差超多20%时及时产生代办预警,推送至专业部门与物资管理部门,由专业部门核查督办,最终实现预警闭环管理,大大提升拆旧物资管理效率。同时通过与公司纪委建立协同监督机制,以数字化手段在废旧物资回收的小微权力风险高发环节上设置管控点,有效降低小微权力引发的廉政风险,保证废旧物资“颗粒归仓”。
以打造配网物资“三全”可视化管理平台为契机,国网海宁市供电公司将在有效实践的基础上,进一步推动运用成果向全域拓展,有效提高全域物资精准管理成效,提升配电网智能化水平,助推县域数智新型电力系统数字化转型迈上新台阶。(潘洁 王斌贵)
(中国广西网责任编辑: 何潜彬)